忙碌
關燈
小
中
大
忙碌
這一年的春節, 孟秋是在蜀中度過的,跟她一起的還有葉總師等人。
他們在蜀中的空氣動力研究所,進行風洞試驗。
風洞試驗就是將飛行器或者其他東西放在風洞中, 通過模擬各種覆雜的飛行條件,研究氣體流動對其的作用。
簡單地來說,許多需要通過實際飛行測算的數據,可以通過風洞試驗獲得。
風洞試驗有很多優點, 第一條就是方便,外部條件可以人為地控制, 需要的數據能夠多次測算。
其次, 安全可靠,試飛的危險性是很大的,即便是和平年代,也有飛行員在執行試飛任務時犧牲。
另外,相較於其他的空氣動力研究,風洞試驗的費用那可就太低廉了。
風洞試驗的應用範圍也很廣,除了飛行器, 汽車、導彈、火箭, 在研發中, 都能通過風洞試驗來測算數據。
華國的第一個風洞實驗室是六十年代建立的, 就在蜀中空氣動力研究所。
空氣動力研究所的郭所長介紹:“目前, 咱們所裏已經有直通型微波風洞、反射型微波風洞等多個風洞實驗室。”
葉總師是研究戰機的, 經常要進行風洞試驗, 郭所長和她常有來往。孟秋雖然不常來,但之前協助某個汽車廠研究發動機時, 曾經與這邊聯系過,和郭所長算是筆友。
相互之間都不陌生, 郭所長在她們面前也沒必要裝模作樣。
他道:“我們這兒的微波風洞與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都不一樣。我們采用的事氫氧燃燒驅動方式,性能不比國外的差,造價上嘛,你們猜,就這一個風洞實驗室要多少錢?”
孟秋和葉總師問:“多少錢?”
郭所長昂著下巴,表情頗為驕傲,比了個數字。
“八萬?”
“嗯!還是華國貨幣!這就叫花小錢辦大事!”
孟秋投以敬佩的眼神,要是有性價比更高的方式,其他國家怎麽可能不用?據她所知,這種方式機器危險,稍不註意就會發生爆炸,其威力比TNT都大!
這一代的科研人員,搞起研究來,真的是有一種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這不是暫定代號“J-10”的隱形戰鬥機第一次進行風洞試驗,在次之前,已經進行過數十次了。
大家熟門熟路來到控制室,主控室內,空氣動力研究所的同志們站在操作臺後,正在準備。
幾分鐘後,試驗開始。
“5、4、3、2、1……起爆!”
實驗室內傳來持續的轟鳴聲,像是火車開過去的聲音,敲擊著耳膜,那種感覺不太好受。
隨著實驗的進行,地面、門窗更是微微震動,主控室裏的同志們卻已經習以為常。
類似戰機的研制,整個過程中,可能要進行上百次的風洞試驗,不斷地調整模型的位置、姿態,控制氣流的方向、速度等變化,進而優化設計,測算出最合適的氣動布局,提升氣動性能、飛行性能。
進入工作狀態後,耳邊的噪音自動被屏蔽,郭所長還道:“在別人聽來是噪音,對我們來說,卻是音樂。”
一直到實驗結束,從實驗區域出去,耳朵裏仿佛還回響著那種震動的聲音。
孟秋揉了揉耳朵,心想,難怪空氣動力研究所的同志們個個都是大嗓門,耳朵裏有聲音,不喊大聲點,都擔心別人聽不見。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J-10”的初步設計工作終於完成。
這架他們自主研發設計的隱形戰機的外形沒有采用“夜鷹”的多面體設計,而是一種曲面。
整個戰機采用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尾部借鑒了“夜鷹”的部分設計,同樣有一堆很高的後掠角雙翼。
這個設計是為了向兩側折射雷達波。
武器部分,“J-10”共有兩大兩小,四個武器艙,可以攜帶空空導彈等多種導彈,以及水面攻擊武器。
比“夜鷹”還多兩個t武器艙。
“J-10”還設計了先進的電子系統,包含紅外搜索、跟蹤傳感器、光電檢測系統等等等等。
“J-10”的發動機也是根據它的動力需求,專門研制的,預計可以達到超音速飛行。
而“夜鷹”僅能夠進行亞音速飛行。
也就是說,“J-10”研制出來,理論上,性能絕對能夠超過“夜鷹”。
只要想到這一點,隱形戰機項目組的成員們就十分有幹勁。
尤其是有一次某個人嘀咕了一句:“不知道蘇國有沒有隱形戰機。”
孟秋道:“沒有。”
雖然M國隱形戰機的關鍵性技術是從一位蘇國科學家的論文中得到的啟發,但蘇國自己還真沒有重視。
“那這麽說……咱們的‘J-10’研制出來,豈不是世界最先進的一款戰鬥機?”
這話一出,大家越發跟打了雞血似的。
這次M國的“夜鷹”能來他們國家的領空晃,下次說不定就輪到他們的“J-10”去M國轉一圈了!
當然,他們一定會謹記M國這次的教訓,不會讓“J-10”像“夜鷹”一樣被打下去。
在隱形戰機的核心工作完成後,孟秋不顧葉總師他們的挽留,毅然地回了919所。
讓她綁在一個項目上,她真的做不到啊!
孟秋翻出記錄待辦事項的小本本,在隱形戰機的後面打了個勾。
她看了看剩下的待辦事項,空軍力量解決了,下一步該到海軍力量了。
華國的海軍起步較晚,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面臨無船可用的境況。
當年,海軍總司令到小島上視察,坐的還是當地漁民的漁船。
五十年代,他們從蘇國采購了首批驅逐艦,僅僅四艘,就花了68噸黃金!
華國也曾和Y國訂購了一批軍艦,包括什麽護衛艦、巡洋艦,一系列的艦艇,協議都簽好了,結果因為支援北高麗對抗M國,Y國單方面取消了他們的訂單。
這件事告訴他們一個道理,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別人的東西再好,都不如自己造!
五十年代,華國就開始自己研制艦艇的道路。
QZ-51就是他們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種導彈驅逐艦,排水量三千多噸,裝備了兩座導彈發射裝置、武器系統,以及各種口徑的火炮。
可以說,這艘驅逐艦是華國船舶建造史上的裏程碑,同時也是目前華國海軍的重要力量。
但這還遠遠不夠。
前年,一艘QZ-51在執行巡航任務時,在海上遇到了蘇國的驅逐艦,對方的驅逐艦排水量高達2.43萬噸。
沒錯,萬噸級!
雖然他們的海軍戰士毫不畏懼,與對方對峙,並成功逼退對方艦艇。但還是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的艦艇距離真正的大型艦艇還有很大的差距。
海陸空三者,缺一不可。
他們的海軍力量亟待提升。
去年,六機部領頭,組織701所、711所、721所、722所多個單位共同研制新的驅逐艦。
一種具有水面打擊、空中防禦、反潛戰鬥等多種能力的現代化艦艇。
在研討會上,六機部的領導就提出了研制的目的:“要具備自主作戰能力,適應遠洋作戰的要求,將海軍活動範圍從第一島鏈解放出來,讓我們的海軍從被動防禦,走向主動出擊……”
在隱形戰機的項目在進行時,新的驅逐艦的研制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除了幾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因該項目難度過大,也時常會邀請其他單位的相關專家前來支援。
孟秋這次就是被邀請過來的。
濱海造船廠,研究基地。
總設計師江教授的助理引著一行人進來,引起了其他人的註意。
又來人了?咦,前面那人看著似乎有點眼熟。
等一行人走過去,才有人反應過來:“哎,那不是孟所長嗎?”
“孟所長?”
“對啊對啊!”
雖然這幾年孟所長沒怎麽露面,但以前報紙上還有她的照片,他肯定沒有認錯。
“奇怪啊,孟所長怎麽來咱們這兒了?”
“看樣子是去江教授辦公室的,肯定是邀請過來幫忙的。”
“可是孟所長研究的也不是……哎不對。”
孟所長成名之作毫無疑問就是地震預測裝置,隨著與全球其他國家合作的進行,這項發明受到的讚譽逐年增加。
前兩年國外還想給孟所長頒發一個諾貝爾獎,還邀請孟所長去國外領獎,那能去嗎?感謝孟所長的人越多,想殺她的國家只怕也越多。
孟所長所在的研究所出面,以孟所長忙於研究為借口,婉拒了邀請。
國外見邀請不到本人,只好說可以讓人代領。
除了地震預測裝置,還有那個都快發展成小狗家族的機器狗,也一樣有名。
只這兩項,就不是一個領域的。
還有孟所長成名後,其他人整理的她以前發表過的論文,涉及多個領域,跨度忒大。
這麽想來,研究研究艦艇好像也不是不行。
“我看過孟所長以前寫過的一篇講發動機的論文,說不定是來協助發動機研究的……”
“也有可能是武器方面,不是一直有傳言,說孟所長是從軍工研究所出來的,一開始研究的好像就是武器……”
辦公室裏,孟秋和江教授正式會面。
她這次過來,既不是研究發動機,也不是協助武器方面,而是為了自動化作戰系統。
包含數據控制、戰鬥指揮的一種整體性的系統,實現立體作戰全面指揮,提升各級反應速度,讓他們的驅逐艦向著國際化、現代化的目標前進。
“孟秋同志,歡迎!”
兩只手交握,底下是覆雜的圖紙,上方的標題寫著——“新一代導彈驅逐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一年的春節, 孟秋是在蜀中度過的,跟她一起的還有葉總師等人。
他們在蜀中的空氣動力研究所,進行風洞試驗。
風洞試驗就是將飛行器或者其他東西放在風洞中, 通過模擬各種覆雜的飛行條件,研究氣體流動對其的作用。
簡單地來說,許多需要通過實際飛行測算的數據,可以通過風洞試驗獲得。
風洞試驗有很多優點, 第一條就是方便,外部條件可以人為地控制, 需要的數據能夠多次測算。
其次, 安全可靠,試飛的危險性是很大的,即便是和平年代,也有飛行員在執行試飛任務時犧牲。
另外,相較於其他的空氣動力研究,風洞試驗的費用那可就太低廉了。
風洞試驗的應用範圍也很廣,除了飛行器, 汽車、導彈、火箭, 在研發中, 都能通過風洞試驗來測算數據。
華國的第一個風洞實驗室是六十年代建立的, 就在蜀中空氣動力研究所。
空氣動力研究所的郭所長介紹:“目前, 咱們所裏已經有直通型微波風洞、反射型微波風洞等多個風洞實驗室。”
葉總師是研究戰機的, 經常要進行風洞試驗, 郭所長和她常有來往。孟秋雖然不常來,但之前協助某個汽車廠研究發動機時, 曾經與這邊聯系過,和郭所長算是筆友。
相互之間都不陌生, 郭所長在她們面前也沒必要裝模作樣。
他道:“我們這兒的微波風洞與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都不一樣。我們采用的事氫氧燃燒驅動方式,性能不比國外的差,造價上嘛,你們猜,就這一個風洞實驗室要多少錢?”
孟秋和葉總師問:“多少錢?”
郭所長昂著下巴,表情頗為驕傲,比了個數字。
“八萬?”
“嗯!還是華國貨幣!這就叫花小錢辦大事!”
孟秋投以敬佩的眼神,要是有性價比更高的方式,其他國家怎麽可能不用?據她所知,這種方式機器危險,稍不註意就會發生爆炸,其威力比TNT都大!
這一代的科研人員,搞起研究來,真的是有一種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這不是暫定代號“J-10”的隱形戰鬥機第一次進行風洞試驗,在次之前,已經進行過數十次了。
大家熟門熟路來到控制室,主控室內,空氣動力研究所的同志們站在操作臺後,正在準備。
幾分鐘後,試驗開始。
“5、4、3、2、1……起爆!”
實驗室內傳來持續的轟鳴聲,像是火車開過去的聲音,敲擊著耳膜,那種感覺不太好受。
隨著實驗的進行,地面、門窗更是微微震動,主控室裏的同志們卻已經習以為常。
類似戰機的研制,整個過程中,可能要進行上百次的風洞試驗,不斷地調整模型的位置、姿態,控制氣流的方向、速度等變化,進而優化設計,測算出最合適的氣動布局,提升氣動性能、飛行性能。
進入工作狀態後,耳邊的噪音自動被屏蔽,郭所長還道:“在別人聽來是噪音,對我們來說,卻是音樂。”
一直到實驗結束,從實驗區域出去,耳朵裏仿佛還回響著那種震動的聲音。
孟秋揉了揉耳朵,心想,難怪空氣動力研究所的同志們個個都是大嗓門,耳朵裏有聲音,不喊大聲點,都擔心別人聽不見。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J-10”的初步設計工作終於完成。
這架他們自主研發設計的隱形戰機的外形沒有采用“夜鷹”的多面體設計,而是一種曲面。
整個戰機采用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尾部借鑒了“夜鷹”的部分設計,同樣有一堆很高的後掠角雙翼。
這個設計是為了向兩側折射雷達波。
武器部分,“J-10”共有兩大兩小,四個武器艙,可以攜帶空空導彈等多種導彈,以及水面攻擊武器。
比“夜鷹”還多兩個t武器艙。
“J-10”還設計了先進的電子系統,包含紅外搜索、跟蹤傳感器、光電檢測系統等等等等。
“J-10”的發動機也是根據它的動力需求,專門研制的,預計可以達到超音速飛行。
而“夜鷹”僅能夠進行亞音速飛行。
也就是說,“J-10”研制出來,理論上,性能絕對能夠超過“夜鷹”。
只要想到這一點,隱形戰機項目組的成員們就十分有幹勁。
尤其是有一次某個人嘀咕了一句:“不知道蘇國有沒有隱形戰機。”
孟秋道:“沒有。”
雖然M國隱形戰機的關鍵性技術是從一位蘇國科學家的論文中得到的啟發,但蘇國自己還真沒有重視。
“那這麽說……咱們的‘J-10’研制出來,豈不是世界最先進的一款戰鬥機?”
這話一出,大家越發跟打了雞血似的。
這次M國的“夜鷹”能來他們國家的領空晃,下次說不定就輪到他們的“J-10”去M國轉一圈了!
當然,他們一定會謹記M國這次的教訓,不會讓“J-10”像“夜鷹”一樣被打下去。
在隱形戰機的核心工作完成後,孟秋不顧葉總師他們的挽留,毅然地回了919所。
讓她綁在一個項目上,她真的做不到啊!
孟秋翻出記錄待辦事項的小本本,在隱形戰機的後面打了個勾。
她看了看剩下的待辦事項,空軍力量解決了,下一步該到海軍力量了。
華國的海軍起步較晚,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面臨無船可用的境況。
當年,海軍總司令到小島上視察,坐的還是當地漁民的漁船。
五十年代,他們從蘇國采購了首批驅逐艦,僅僅四艘,就花了68噸黃金!
華國也曾和Y國訂購了一批軍艦,包括什麽護衛艦、巡洋艦,一系列的艦艇,協議都簽好了,結果因為支援北高麗對抗M國,Y國單方面取消了他們的訂單。
這件事告訴他們一個道理,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別人的東西再好,都不如自己造!
五十年代,華國就開始自己研制艦艇的道路。
QZ-51就是他們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種導彈驅逐艦,排水量三千多噸,裝備了兩座導彈發射裝置、武器系統,以及各種口徑的火炮。
可以說,這艘驅逐艦是華國船舶建造史上的裏程碑,同時也是目前華國海軍的重要力量。
但這還遠遠不夠。
前年,一艘QZ-51在執行巡航任務時,在海上遇到了蘇國的驅逐艦,對方的驅逐艦排水量高達2.43萬噸。
沒錯,萬噸級!
雖然他們的海軍戰士毫不畏懼,與對方對峙,並成功逼退對方艦艇。但還是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的艦艇距離真正的大型艦艇還有很大的差距。
海陸空三者,缺一不可。
他們的海軍力量亟待提升。
去年,六機部領頭,組織701所、711所、721所、722所多個單位共同研制新的驅逐艦。
一種具有水面打擊、空中防禦、反潛戰鬥等多種能力的現代化艦艇。
在研討會上,六機部的領導就提出了研制的目的:“要具備自主作戰能力,適應遠洋作戰的要求,將海軍活動範圍從第一島鏈解放出來,讓我們的海軍從被動防禦,走向主動出擊……”
在隱形戰機的項目在進行時,新的驅逐艦的研制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除了幾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因該項目難度過大,也時常會邀請其他單位的相關專家前來支援。
孟秋這次就是被邀請過來的。
濱海造船廠,研究基地。
總設計師江教授的助理引著一行人進來,引起了其他人的註意。
又來人了?咦,前面那人看著似乎有點眼熟。
等一行人走過去,才有人反應過來:“哎,那不是孟所長嗎?”
“孟所長?”
“對啊對啊!”
雖然這幾年孟所長沒怎麽露面,但以前報紙上還有她的照片,他肯定沒有認錯。
“奇怪啊,孟所長怎麽來咱們這兒了?”
“看樣子是去江教授辦公室的,肯定是邀請過來幫忙的。”
“可是孟所長研究的也不是……哎不對。”
孟所長成名之作毫無疑問就是地震預測裝置,隨著與全球其他國家合作的進行,這項發明受到的讚譽逐年增加。
前兩年國外還想給孟所長頒發一個諾貝爾獎,還邀請孟所長去國外領獎,那能去嗎?感謝孟所長的人越多,想殺她的國家只怕也越多。
孟所長所在的研究所出面,以孟所長忙於研究為借口,婉拒了邀請。
國外見邀請不到本人,只好說可以讓人代領。
除了地震預測裝置,還有那個都快發展成小狗家族的機器狗,也一樣有名。
只這兩項,就不是一個領域的。
還有孟所長成名後,其他人整理的她以前發表過的論文,涉及多個領域,跨度忒大。
這麽想來,研究研究艦艇好像也不是不行。
“我看過孟所長以前寫過的一篇講發動機的論文,說不定是來協助發動機研究的……”
“也有可能是武器方面,不是一直有傳言,說孟所長是從軍工研究所出來的,一開始研究的好像就是武器……”
辦公室裏,孟秋和江教授正式會面。
她這次過來,既不是研究發動機,也不是協助武器方面,而是為了自動化作戰系統。
包含數據控制、戰鬥指揮的一種整體性的系統,實現立體作戰全面指揮,提升各級反應速度,讓他們的驅逐艦向著國際化、現代化的目標前進。
“孟秋同志,歡迎!”
兩只手交握,底下是覆雜的圖紙,上方的標題寫著——“新一代導彈驅逐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